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
—————————————————————————————————————————————
百丽官方网站入口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经络。了解能量的格局,有助于了解人类社会的格局。
最近的俄乌战争、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俄罗斯拥有能源生命线的事实,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处境。俄罗斯依靠土地实现能源独立;美国依靠中东战争和页岩气革命实现能源独立;中国人太多了,他们在发展,能源独立很困难。由于经济和人口增长仍然是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也将导致我国现在和未来出现巨大的能源缺口。它可以缓解未来几十年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也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发力。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已经是世界第一,但实现能源独立尚需时日。
一般能源是指化石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包括风能和水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占比最大中国能源缺口,而煤炭由于污染严重,正在逐步减少使用量。因两起泄漏事故,核能建设几乎陷入停顿。
百丽官方网站入口世界能源向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转型正在加速,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发展迅速。
能源分类1.世界油气供需失衡
全球油气供需极度不平衡。未来,中东和北美的原油产量增幅将占全球的82.8%。到 2050 年,约 50% 的原油产量将来自目前尚未开发的资源。并且至少 50% 以上的需求增长来自亚太地区。
经济和人口发展是能源需求的主要驱动力。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75亿增加到98亿。增长将主要来自亚太和非洲。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成为世界能源增长的新引擎。
世界人口分布
GDP 趋势
石油仍是主要能源,其他地区(除亚太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占比显着提升。亚太地区受限于油气资源较少的现状,煤炭占比仍较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力度加大。因此,技术和政策共同引导能源改革,亚太地区更加活跃。
不同地区的能源需求不同
受技术创新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2030年前,全球60%的原油增产将来自美洲,中东仅占16%左右; 2030年后,中东地区储量突出,成为原油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 2030-2050年中东地区产量增加1.37亿吨,南美增加0.27亿吨,其他地区产量减少。必须持续投资,发现新油田,开发新资源。 2050年未发现油田的原油产量比例为32%。
美国能源独立将改变世界原油贸易格局,2035年前世界原油贸易东移趋势明显。到2025年,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唯一净进口地区原油净进口量13.9亿吨,比2015年增长25.3%; 2035年净进口量将达到15.1亿吨,比2015年增长36.2%。2050年亚太地区仍将承担95%以上世界原油净进口量。
2050年,世界天然气需求量将升至5.6万亿立方米,比2015年增长61%,是化石能源增幅最大的一次,2016年至2016年年均增长率为20501.4%。展望期内,亚太地区对世界天然气需求增长的贡献率为40.5%。各行业对天然气的需求增加,其中交通运输行业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2.2%。发电行业和居民需求增长贡献最大,分别占总增长的 34.3%。和 22.5%。北美的天然气产量一直最高,占比超过24%,而中东、独联体地区和亚太地区分别占20%、20%和16%。
随着中国煤炭需求下降,世界煤炭需求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峰值水平约为80.1亿吨,然后继续下降到2050年仅61.6亿吨,比2015年减少15亿吨。2015年,亚太地区占全球煤炭需求的72.9%。 2030年后,虽然亚太地区煤炭需求量将大幅下降,但北美、欧洲和欧亚大陆的煤炭需求量也将继续下降,亚太地区将占世界煤炭需求量。需求占比普遍保持在80%以上。
从2015年到2050年,亚太和非洲地区是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区域,主要是由于发展转型和人口增长。非洲的转型是能源需求向现代能源的转变,而亚太地区则是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带来的消费升级。
工业能源消费占比最大,工业能源消费增量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2040年左右达到峰值;基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建筑能源消费需求增长最快。交通能源的推广仍是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最重要来源。
工业\建筑\交通能耗占比
到2030年左右,能源相关碳排放量将达到400亿吨左右,后期随着能源结构优化加速而下降。
能源相关碳排放2.中国能源趋势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能源需求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未来还将有2亿人进入城镇。中国人口预计将在2025-2030年达到峰值,峰值超过14.4亿,之后缓慢下降。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到205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2%,届时城镇人口将接近10亿。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出生率的下降将加速人口老龄化,2050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上升至26%。
2028年前后中国人口结构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2020年前,中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均增速6.7%左右; 2021-2035年中速增长,年均增长5%左右;从2036年到2050年,将稳步增长中国能源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3.5%。中国的人均GDP将继续增长,到2050年达到3.14万美元左右。美国2021年人均GDP约为7万美元。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2035年和205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将分别上升到28%和37.8%,煤炭在一次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将下降到40. 5% 和 30.7%。 2035年后油气占比基本保持在31.5%左右; 2035年石油和天然气占比分别为17.4%和14.2%; 2050年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15.2%和16.5%。煤炭跌幅最大,可再生能源增长最快。
2018-2035-2050年中国能源结构
(1)天然气需求
在天然气供应量大幅增加、环境污染控制以及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整合的推动下,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将继续增长。 2035年和2050年天然气需求量将分别达到6100亿立方米和6900亿立方米。到 2050 年,人均天然气需求将继续增长,与 2018 年的世界平均水平相当。随着中国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天然气需求在全球的占比也将不断提升中国能源缺口,从目前的7.4%到2035年的12%以上。是世界天然气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到2035年,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增量将占全球的24%左右。
中国的天然气需求
(2)电力供需结构
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的成本将继续下降。再加上电网吸纳能力的提高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缺口,风电综合利用成本将持续下降。传统化石能源受到环境外部性等因素的制约。使用成本将继续攀升。风能、光能等新能源技术将为就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强的正向激励,将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
终端行业电气化水平将从2018年的23.2%提高到2035年的32%和2050年的38.4%。相应地,我国电力需求将从<@ 2018 年6.4 万亿千瓦时至 2035 年 10.6 万亿千瓦时和 2050 年 12.2 万亿千瓦时。按行业分,工业仍是长期电力需求的最大消耗者时间;智能时代的到来将使建筑(住宅和商业)的用电量增幅最大,占全社会用电量增幅的56%。
中国的发电结构
中国电力需求结构
(3)输运能量结构
汽车电气化是未来。此外,在氢能汽车较早突破的情景下,汽车保有量结构将发生显着变化。 2050年氢能源汽车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将快速上升至17.8%。
汽车所有权
(4)碳排放
随着中国对化石能源的需求下降和碳排放在2025-2030年达到峰值中国能源缺口,中国在全球的碳排放份额将继续下降,到2050年将降至20%左右。中国碳排放的峰值将创造一个良好的全球碳排放达峰机会,2025-2030年中国碳排放增量将由正转负,将推动全球碳排放尽快达峰并继续下降。
碳排放
参考: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2019年,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 ---------- ---------------------------------------- ---------- --
百丽官方网站入口诚邀您加入知乎“燃料电池发动机圈”